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时代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时代
——十九大精神指引文化传播发展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公共文化、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方面都实现了蓬勃发展,极大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与文化影响力空前彰显。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外化为国家文化能力的提升,内化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满足,根本指向是通过文化发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树立了新的起点,为全党上下践行文化发展路线指明了新的方向,文化传播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时代文化观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发展的总任务,这个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繁荣发展既是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又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文化复兴在内的全面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精神指引,就是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梳理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是精神文化需要。经过前面的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物质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超过了世界上多数国家,众多产品的产能充沛,部分产品的产能甚至能够满足世界人民的需求。在物质文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就显得尤为突出,在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对比中,正显现出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道路上,在补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短板的道路上大有可为,这是新时代文化发展观念指引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全党上下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树立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五位一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传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发展理念,强调了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在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上,而提供精神食粮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公共文化服务为了人民,文艺创作扎根于人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指向人民,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发展将进一步巩固人民本位,强化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事业中的主体性,在文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在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上,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实现文化均等化服务,兜住文化资源分配底线;要通过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建筑文化质量与导向红线;要通过保障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发展效率,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
十九大不仅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突出文化公共服务的作用,更将文艺创作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发出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总要求和总动员。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报告文学、故事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有声文学等文艺作品是关键,而各种形态文艺作品的质量的保障关键中的关键就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因此,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了文艺作品突出家国情怀的精品创作要求,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态度,并对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
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指明的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传播,对内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做贡献,对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献智慧。
三、一带一路与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国际合作战略,对中国、对世界的积极影响都是巨大的。“一带一路”展现了大国担当、大国能力、大国情怀、大国风范,“一带一路”不是强人所难,而是急人所需,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沿线国家的国内战略弹性对接,不是单纯“走出去”,而是重视“引进来”,不是干涉内政、附加条件,而是独立自主与尊重基础上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广受沿线国家欢迎,一方面是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贸好处,扎扎实实的基础设施利益,真真切切的民生改善;另一方面是“一带一路”超越了某些国家推行的经贸霸权、文化霸权、意识形态霸权,抛弃了这种过时的“霸权发展观”,提出了创新、开放、包容、尊重基础上的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找到了新动能,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解决文明的冲突探索了新方法。
“一带一路”不仅具有商业血脉,更具有文化血脉,这一文脉既是促进商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产能合作、民生合作的助力器、润滑剂、减压阀,更是促进文明交往、文化交往、精神交往、民心交往的全新依托,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与精神交换理论的伟大实践。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文化传播责任重大,大有可为。首先要通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开放、包容、自信、平和、友善的中国。其次,要在文化创新基础上,挖掘市场,拓展合作,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文化创新、共同开展文化交流、共同建构文化自信、共享互联互通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第三,要在共享产能的基础上,盘活中国业已积累的强大的文艺作品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在交流中实现文化共享,提升彼此民众之间的文化福祉,将沿线国家的优秀文艺作品引进来,同时让中国的优秀文艺作品、文艺团队、文艺模式、创新机制走出去,在互联互通的交流中,让优秀文艺为世界共享,让优秀团队帮助产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制作符合他们民族文化和现实需要的文艺精品,为世界文艺繁荣贡献中国力量。
陈 鹏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